Published on

菜鳥新創生存守則,不懂裝懂一定會出事!

Authors

上一篇文章講了我怎麼找到實習,其實就是個為期三個月的面試。三個月的時間不長也不短,正好適合看一個人適不適合一起工作。在一年半後,要來回顧我當初實習是怎麼通過這個面試的。

不確定 -> 確定

這是我第一個純 SDE 的工作,

  1. 我們是個全 Remote 的公司,完全不會面對面的見到同事
  2. 同事也全都是美國人(+一個德國人),沒有人講中文,也沒有相近的文化背景
  3. 我們是一個非常小快速成長的 startup(seed round 種子輪,只有 12 個人)
  4. 我還要寫一個我從來都沒用過的語言叫做 clojurescript。

實際上,一切比當初想的還順利。我實習的第一個月,做的功能就上線到正式產品了,接下來的兩個月,我又獨自完成了一個更複雜的 feature 。

我在拿到正職後問還是有點 imposture syndron,問了我老闆:「我到底做的好不好?」

他說「超出預期的好,如果你還認識其他 Joey 請一定要跟我說,一定 hire 他。」

結果現在看來非常好,但是老實說一開始充滿了不卻定性、一切都在霧中摸索。

所以我今天就要來 Breakdown,我是怎麼從,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狀態,成功地做出影響力,在三個月後拿到正職 offer。 希望可以幫助準備要進入一間新公司的人,無論是實習、正職,大公司、新創,Remote 還是 in-person,一定都會有些幫助。

公司的 On Boarding

我會分成兩個部分,公司 onboarding 還有自己的準備

我必須說,我能順利入職,快速地進入狀況,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我的公司。雖然是個新創,但是 onboarding 做得很好。

可以參考我怎麼被 onboard,幫自己做一個列表,作為員工,如果你也有這些甚至更多,那不用擔心應該會過得不錯,但是如果少了些什麼,就可能要注意,可以特別去要,或是想辦法補上。

入職前的準備

在入職之前,我就被分派了一個 mentor,讓我問所有問題,也提供了我不少學習資源,學我們要用的工具,像是 React 還有 Clojure 這個程式語言。雖然說在入職前沒有薪水,沒有必要工作,但是那時候剛好放假,而且我也想多學點快點上軌道,所以就自願性的先學了很多。我很慶幸我有這麼做,讓真的開始上班後輕鬆不少。

正式入職

接下來就是正式入職,我們公司本身做的工具就是幫公司入職新員工、團隊建立。所以我們就用我們自己的產品,透過一些對話模板順利地跟其他的同事認識了一下,不只是我 team 上的,其他合作的人也都認識了。

跟我同時入職的還有兩個其他 team 的 manager,COO Lisa 親自約了很多個 meeting 帶我們跑過入職流程

  • 有 meeting 介紹所有的人,包含投資人、contractor,還分享了很多內梗
  • 也有 meeting 帶我們走過所有的工具,還有跟我討論公司溝通的習慣,怎麼回訊息,怎麼找人幫忙等等
  • CEO Perry 也親自跟我們 present 了公司文化

沒有太多繁文縟節,但是在幾天內就很精實的了解接下來的工作的樣貌。

Pair Programming

除了基本的入職訓練,寫程式的部分我也受到我 mentor Nick 很多幫忙。我們前兩週幾乎每天都會花至少一個小時 pair programming,就是一個人分享螢幕,一步一步帶我走過設定開發工具。(公司大部分人都用 emacs,所以真的需要花點心思設定、學習)從最小的範例,帶我試做,然後到看 codebase,解釋一些比較複雜的邏輯。就算 Remote,每天有這樣直接對談的機會可以學得非常快。

其實不只是前兩週,直到現在我都覺得 pair programming 非常有價值。兩個 engineer 在那邊看起來 code 寫得不多,但是透過討論有時候可以寫出更好的結果。我們用的工具叫 tuple,蠻好用的,推薦給大家。

自己的準備

講完公司的部分,接下來講講自己的部分

Show up to work

第一個是我一個做 VC 的 mentor 教我的,就是 show up to work,新創或是 remote work,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不會每天見面,需要做的就是刷存在感

  •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參加會議,一開始一定什麼都聽不懂,但是就做做筆記也好,把不懂的地方先記下來,甚至可以直接問。
  • 另一個可以做的事就是約 1-on-1,約可能有機會合作的所有人,1-on-1 就是互相認識一下,接著聊聊他都做些什麼,還有你們可能會怎麼合作,該怎麼幫他,剛入職還有理由去約這些 meeting,後面可能就不好意思佔用別人的時間了。
  • 非同步的溝通也很重要,盡量問問題、參與討論,總之就是讓自己有存在感,也讓別人透過這些溝通更認識你。

Onboard 自己

第二個就是要 onboard 自己,作為剛入職的人,你的工作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搞清楚自己有什麼不懂的,然後問對的人。沒有真的笨問題,只要花一點心把問題想清楚,大部分時間是不會錯的,沒有搞清楚有什麼問題還裝懂一定會!出!事!。

當然最難的部分是那些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問題,在我入職後又有更 senior 的人也入職,他問了很多問題,我才發現這些我都不懂,但是我根本不知道我不懂,這個真的得靠經驗累積。無論如何,一開始如果能抱著謙虛求教的態度,不會有人討厭你,一定會願意教你的,因為他越快讓你上軌道,他就可以越輕鬆。

多做那麼一點 🤏

最後一個,就是比你需要做的,再多做一點點(真的只要一點點)。這麼做可以讓你看起來更主動,也可以讓你超出別人的預期。

舉幾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在弄懂我們 codebase 的架構的時候,我發現我們文件裡面沒有架構圖,就畫了一張圖幫我自己理解。最後我再多做了一點,把他畫好看然後交到共用文件裡面,後來新人入職的時候就幫上了忙。

另一件事,就是我本來被交付一個簡單、scope 已經定義且明確的工作(畢竟我是菜鳥),但是我在參考別的產品之後,提了一個更完整稍微更複雜的版本,也溝通了我的立論依據說服了其他 team member,最後也在時間內做出來。我老闆在最後 review 的時候就有提這件事,說我主動提議然後負責完成,他感到很欣慰。

第三個例子,我在三個月的 Intership review meeting 的時候,我大可寫一個 word 列出我做的事,但是我多花了點時間(大概 3hr),把內容做成一份簡報,用的好看一點。我在報告的時候就很明顯的感受到他們對我用心準備很開心。

這些真的都是一些小事,沒有真的花很多時間,只是多費一點心思,你多付出的一點心力,可以給別人很多的驚喜,這個投資報酬率非常好。

總結

那以上就是我從菜鳥變成一個可靠的員工的過程,總結一下。

  • 事前要資源,先準備
  • 入職的時候把所有的人、工具、溝通管道都搞清楚
  • 找個 mentor 當他的跟屁蟲
  • 記得刷存在感
  • 搞清楚自己有什麼不懂的
  • 多做那麼一點點

希望這些可以讓你進入新的一份工作上軌道更順利!